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封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他常与曹丕讨论国事,深得曹丕信任。曹丕去世后,将辅佐曹睿的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即明帝,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关羽、张飞、赵云是刘备的忠诚将领,各具特色,英勇善战;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才智过人;吕布则以勇猛无敌著称,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其他如黄盖、鲁肃、贾诩、司马懿等,也都是在三国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他们的智谋、忠诚或背叛,共同构建了这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小说。
曹魏: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
主要人物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
刘备。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曹操。
司马懿:曹魏的权臣,以智谋和阴险著称。主要事迹有大战诸葛亮、讨伐辽东等。1黄忠:蜀汉的老将,以忠义和勇猛著称。主要事迹包括大战关羽、定军山等。1马超:蜀汉的将领,以勇猛和少谋著称。主要事迹包括起兵报父仇、割须弃袍等。以上是三国演义中部分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具体事件。
孙权的性格特征: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他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主要事件:坐领江东,赤壁之战,东吴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周瑜的性格特征: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1、“草船借箭”的故事,揭露了周瑜忌妒贤能、心胸狭窄的本性。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2、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曹操。
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
5、桃园三结义 在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于桃园中结为兄弟,他们誓言共同拯救天下百姓,脱离苦难。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最小,三人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美人计 王允利用其养女貂蝉的美色,施行美人计,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关系。
6、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1、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封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他常与曹丕讨论国事,深得曹丕信任。曹丕去世后,将辅佐曹睿的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即明帝,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2、三国演义的人物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黄忠、周瑜、曹操、孙权、许攸、马超、徐庶和鲁肃等。这些人物反映了三国时代的社会斗争和矛盾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并塑造了一批英勇的三国英雄。
3、曹魏: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
4、主要人物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
5、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 刘备 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位仁德兼备的君主,以仁爱宽厚著称。 曹操 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作为魏国的奠基人,既有治国安邦的智谋,又有胆识和气魄。 孙权 孙权,字仲谋,是东吴的开国皇帝。
曹操是一个既狡猾又英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具有野心的典型。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封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他常与曹丕讨论国事,深得曹丕信任。
主要人物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曹植,曹丕,司马懿,孙权,周瑜,鲁肃,刘禅,姜维,袁绍,许褚,吕蒙,丁奉等。
主要人物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
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主要人物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