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时期,只是三国演义里面有些内容和正史上有些出入。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权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三国演义》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七分实三分虚。《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加工而成的,里面发生的主要事件都与《三国志》中记载的基本相同,但也存在虚构成分。
三国是真实存在的。据史料记载,三国存在于在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历史上,三国时代的确是真实存在的,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段时间被称为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当今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是东汉灭亡开始。
三国是真的历史,秦后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但《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其中很多是罗贯中虚构的,不过文学性是很强的。如果要看真实的历史,最好还是看陈寿的《三国志》,那个真实度还较高的。
有真也有假。记载的部分历史事件是真的。《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以真实的素材《三国志》为参考,收集民间传说及历代野史(就是非官方记载的史书)编著而成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权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189年汉灵帝死后,朝廷因宦官与大将军何进冲突引发内乱而被军阀董卓控制。
2、三国是真实存在的。三国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时期,只是三国演义里面有些内容和正史上有些出入。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3、《三国演义》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七分实三分虚。《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加工而成的,里面发生的主要事件都与《三国志》中记载的基本相同,但也存在虚构成分。
4、是真的,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或至26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权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5、三国是真的历史,秦后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但《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其中很多是罗贯中虚构的,不过文学性是很强的。如果要看真实的历史,最好还是看陈寿的《三国志》,那个真实度还较高的。
分真实.3分虚构是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不能说它是虚构的也不能说它是百分之百是真实的。是作者根据三国志(正史)所写的演义小说,很多细节都是演义的 改编自历史书籍。里面人物是真实的,同时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艺术加工及润色。
三国演义是小说的虚构,有历史人物原型,但三国演义不是正史。
《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不是历史书籍,它里面的很多情节是虚构的。《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但同时也有小说的艺术形式。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三国演义当然是虚构的,它是文学作品,但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加工而成的。小说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