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孙刘联军分水陆商路乘胜追击,曹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最后曹操只剩十八骑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逃回北方。“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役经过中,孙刘联军充分利用了长江天险与自身水战优势,尤其是周瑜采纳了黄盖的火攻之计。黄盖诈降,率领装满易燃物的船只靠近曹军舰队,借助东风点燃船只,火势迅速蔓延至曹军船阵,造成曹军船只连环燃烧,士兵伤亡惨重。加之曹军内部疾病流行,士气低落,最终大败撤退,从而扭转了战局。
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
道路泥泞不堪,以草垫路,才使得骑兵得以通过。一路上,人马自相践踏,死伤累累。孙、刘联军乘胜水陆并进,穷追猛打,扩大战果,一直追击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内)。曹操留曹仁、徐晃驻守江陵,乐进驻守襄阳,自己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到北方。这场赤壁大战至此以孙权、刘备方面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1、孙刘联军分水陆商路乘胜追击,曹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最后曹操只剩十八骑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逃回北方。“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2、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3、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自负轻敌和错误指挥,导致了战败。孙刘联军以少量的兵力战胜了如日中天的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道路泥泞不堪,以草垫路,才使得骑兵得以通过。一路上,人马自相践踏,死伤累累。孙、刘联军乘胜水陆并进,穷追猛打,扩大战果,一直追击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内)。曹操留曹仁、徐晃驻守江陵,乐进驻守襄阳,自己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到北方。这场赤壁大战至此以孙权、刘备方面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5、赤壁之战的具体经过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共计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
孙刘联军分水陆商路乘胜追击,曹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最后曹操只剩十八骑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逃回北方。“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过程:曹操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到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在长江南岸和孙刘联军遭遇。曹操大军约有20万人,但诈称80万,声势浩大。曹军远来疲惫,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士兵不习水土,经过2小时战斗,孙刘联军获胜。曹操把军队退至乌林(今湖北嘉鱼西,在长江北岸),与对方隔江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