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在我国华北上二叠统石千峰群内亦发现有此类化石,名为(Shihitenf enia)(石千峰龙)。林蜥是最早出现的爬行动物。它属于无孔目杯龙类大鼻龙形亚目,头骨后部截平,上下颌很长。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而非二叠纪晚期。始盗龙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恐龙,出现在3亿年前。在目前已发现的诸多恐龙中,始盗龙是最原始的一种。1993年,始盗龙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一处极其荒芜不毛之地——伊斯巨拉斯托盆地,该地属于三叠纪地层。
恐龙应该是三叠纪中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板龙在21亿年前就有了,腔骨龙则更早,在27亿年前就有了(27亿年前显然不是三叠纪晚期)。
个人认为百度百科有漏洞,我查了一下书上的资料,板龙在21亿年前就有了,腔骨龙则更早,在27亿年前就有了(27亿年前显然不是三叠纪晚期)。显然百度百科中关于恐龙的词条还有待于改进。
恐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晚期,因此它们的祖先只能生活在二叠纪或三叠纪早期。具有双孔类型头骨的一种动物是称作“槽齿类”的小动物,叫杨氏鳄,它是从南非二叠纪晚期的地层里发现的,样子有点像现代的蜥蜴。它有瘦长的身子,细弱的四肢,是一种肉食性动物。
分别是:三叠纪(5亿年前到2亿年前)、侏罗纪(2亿年前到45亿年前)和白垩纪(4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恐龙一共统治了三个地质时代,共一亿六千五百万年。恐龙,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恐龙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阶段,具体介绍如下:三叠纪:约距今5亿年至2亿年前,槽齿类爬行动物慢慢发展为最早的恐龙,到三叠纪晚期,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族群了,被称为“恐龙的黎明”。
恐龙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 三叠纪(英语:eTriassic),是公元前5亿至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恐龙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主要时期。 三叠纪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大约跨越了从5亿年前到2亿年前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以两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为开端和结束。尽管三叠纪的岩石地层界限分明,但其确切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估计的误差在数百万年之内。
中生代:显生宙第二个地质时代,指的是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时代,距今5亿年-6500万年前的时代。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
恐龙时代可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演化历程: 三叠纪(约5亿至2亿年前):这一时期标志着恐龙历史的开端。最早的恐龙出现在这个时代,并逐渐取代了其他爬行动物。三叠纪晚期,一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为恐龙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1、大型恐龙体型远超大象,而小型恐龙则比不上大象。恐龙(英文名:Dinosaur) ,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2、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9到9公尺,臀部高度为9到3公尺,重达1到12吨。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
3、霸王龙比现在的大象大。霸王龙平均体长15米,最长可达15米。平均臀部高度3·6米。平均个体头距离地面5·1米,体重范围8-12吨。非洲象一般肩高4-2米之间,体重范围一般为3吨到5吨。亚洲象比非洲象还要小。